法制与新闻网>>
市县信息>>内容详情
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大同市反馈督察情况
发布者:boyichuanglian 发布时间:2018/1/16 21:04:21 阅读:713

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

督察组向大同市反馈督察情况

  

张吉福出席并作表态发言

梁志祥通报督察意见  武宏文主持

 

1月12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大同市委、市政府进行督察情况反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出席反馈会并作表态发言。督察组组长梁志祥通报督察意见,副组长王志朝、罗荣华参加反馈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主持会议。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7年10月13日至11月14日对大同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督察组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建、管、治、保、控、调”六措并举,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整治三大战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同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52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治理988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400万平方米;二级以上天数和空气质量指数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断面水质明显好转,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淘汰煤炭过剩产能2976万吨;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电装机容量320万千瓦,被列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督察组指出,十八大以来,大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标,与群众呼声和意愿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是大气质量巩固提高令人堪忧。去年1月至11月10日,二级以上天气比上年同期减少30天;PM2.5、PM10、S02、N0x浓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21.9%、11.3%、16.2%、18.5%。二是水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全市日产生活污水12.7万吨,收集处理能力9万余吨,3万余吨污水未经处理排放。三是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市直职能单位和县区主要领导看齐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落实环保网格化监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一、“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

《大同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大同市环境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等重要制度和环保决策部署推进中,部分县区、乡镇和市直机关单位不够认真;污染整治行动中小锅炉淘汰、散乱污整治、畜禽养殖治理、河道生态修复等不够彻底;中央环保督察转办问题,部分县区整改进度不快。城区对古城内原煤散烧控制不力,相关部门环保履职不到位;南郊区煤改电、煤改气工作滞后,各类扬尘控制不力,河道垃圾清理不彻底;天镇县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下降,锅炉淘汰和散小乱污企业取缔进展慢;浑源县连续三年未完成大气考核指标,煤改电、煤改气进展慢。市住建委对工地围挡、物料苫盖、湿法作业、渣土车运输等整治不到位;市政管委会对垃圾焚烧、露天烧烤、高排污工程机械的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不到位;市水务局对河道非法采砂、垃圾倾倒和孔家渠黑臭水体等整治不力;市农委对秸秆焚烧考核和畜禽养殖场整治等工作滞后;市经信委对土壤防治、水污染防治、错峰生产等牵头承办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市煤管局对煤场污染监管和储售煤场取缔不到位等。

二、水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同煤集团下属的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四台矿、永定庄矿、白洞矿等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国营东华机械厂污水管网改造任务未完成;中央机厂工业废水未稳定达标排放。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御东污水处理厂改造任务未完成。其他市、县级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二是城镇污水超标排放。恒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近3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文瀛小区及西花园污水超标排放。浑源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未验收。南郊区等5个生活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任务和阳高县污水处理扩容提标改造任务及污泥处置工程未完成。城镇雨污分流改造任务未完成,市区及县城未达到城市污水雨污分流收集处理目标要求。新荣区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去年六月因施工停用,污水直排。第五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因故障停用。加油站地下油罐全市改造任务1149个,完成395个,754个未改造。三是畜禽养殖欠账较多。全市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887个,环保设施完善企业256个,未完善的631个。去年新增26个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完成16个。各县区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工作普遍滞后,如阳高县12个规模养殖场搬迁任务未完成。四是饮用水源环境整治不到位。南郊区西万庄水源地存在七峰山水泥厂办公区、同忻煤矿装煤线;安家小村水源地有养殖场、垃圾回收站;下窝寨水源地存在洗煤厂。南郊区魏辛庄水源地存在煤矸石堆。周士庄镇二三十里铺水源地,存在建筑物与企业114处,其中居民住房95处,企业19处。大同市政府2012年10月下发文件关闭该水井,目前仍在供水。五是河流生态环境较差。大同县污水处理厂门外水库小沟渠存有乱排乱倒垃圾及死猪等。御河古店村段河床内多处存在煤矸石、垃圾倾倒现象。桑干河、御河等流域生态修复以及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壶流河等生态调水不足。

三、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监管不严。市区17个大气污染源企业,占全市44%,火电企业8个,占全市火电企业89%,年消耗煤炭2100万吨,排放S02 6476.98吨、N0x 8453.69吨、烟(粉)尘13347.55吨,影响5个大气国考监测点环境质量。二是燃煤排放点多、面广,污染严重。全市除城区和广灵县外,其他县区未达到集中供热率目标要求。新荣区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锅炉未安装在线监测。浑源县、灵丘县各1台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安装了在线监测,未与环保部门联网。天镇县中医院、玉泉镇饭店及部分商铺小锅炉未取缔。大同市清洁供暖改造任务5.3万户,完成4.1万户,11个县区承担的清洁供暖煤改电3000户任务未完成。城区、矿区、南郊区、同煤集团等约6.2万户年燃用原煤约18.6万吨,排放烟尘1488吨、S02  2926吨、N0x372吨。督察发现古城墙周边331户居民燃烧散煤;七里村村口等10余处劣质煤销售摊点;浑源县城中村居民燃烧散煤污染严重。三是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整治不到位。市级没有建筑垃圾堆放场,建筑垃圾无序倾倒。督察的25个工地,21个存在扬尘措施未落实。如大同国际陆港、南郊区虞和锦城东50米施工土石方未苫盖;大同市文瀛南路、方特娱乐城周边多处土方、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大同市大塘公路,南郊区、矿区、浑源县、大同县等货车运输频繁,道路扬尘严重。四是机动车、工程施工机械污染重视不够。大同市机动车49万辆,未建污染物排放台账,未出台机动车污染地方法规,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少。2016年新注册和转入国四以下车辆新增N0x 1977吨,2017年10月份新注册汽油国四25万辆、国三4.3万辆、国二104辆、柴油国三3.1万辆、国二1.5万辆,市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非移动机械42台,相关部门未开展监管工作。五是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进展缓慢。县区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医药、农药等化工类,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工业涂装类以及包装印刷等行业监督检查不全面,一些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不到位。要求2017年10月底完成整治任务的22家企业,完成6家,其余16家未停产治理,未纳入冬季错峰生产。大同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等进行了油气回收治理,但设施运行维护、日常监管不到位。

四、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全市85个煤炭企业,开采破坏面积241.97平方公里,治理修复面积51.09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1%。左云县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方案》,但工程仍未完工。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和2013年提取治理保证金2645万元未落实。大同市年超采量达0.8-1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总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9%。

五、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固废及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大同市目前没有医疗废物处置场,全市医疗废物转运其他市处置。广灵县、新荣区及浑源县人医院医疗废物储存、转运不规范。二是电子废物未按规定处置和管理。国土资源局排查的43个煤矿,煤矸石占地5410亩,合法1216亩,违法4194亩。三是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置不规范。部分县未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县乡统一分类处置机制,个别垃圾填埋、焚烧处置未采取无害化措施,未设置卫生防护带。

督察组要求,大同市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补齐短板,加快生态环保发展步伐。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思想武装头脑,深化“看齐意识”、提升“看齐自觉”,寻找差距,扎实整改。要以“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突出问题”为标靶,强力推进工业服务业燃煤污染排放、民用散煤污染排放、河道污染、企业违规排放等专项整治,打胜环境综合施治攻坚战。要以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制度体系为保障,促进节能减排成为全市“排污主体”的自觉行动。要以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机制为抓手,促进履行主体责任成为全市监管主体的自觉行动。要以开展“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绿色发展”活动为载体,促进“建设美丽大同”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

督察组强调,大同市应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和督察反馈意见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省政府,并在省委、省政府批复整改方案6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

张吉福指出,省委省政府第二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中严肃指出了大同市生态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中肯、切中要害,为大同市环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全市各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环保督察整改作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骆惠宁书记在同调研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反馈和整改工作,坚决做到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对标整改,并形成抓常态、抓长效的工作机制,把督察组反馈的意见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转化为推动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效,让蓝天常驻、清水长流、生态永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清醒认识大同市生态环保的严峻形势,以督察组反馈意见为重点,明确整改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关一批、停一批、改一批、促一批,以环保倒逼转型发展。张吉福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同市各级要以全省打造“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重点,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领作用,“治”“保”培元打基础,全面打好大气、水、土壤整治三大战役;“调”“控”为先强筋骨,坚持调产业、调结构、调方式,通过实施“能源革命尖兵2018十大工程突破行动”等,加快创建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市;“建”“管”施治成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紧盯不放、一查到底、坚决追责。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落实组织领导、目标任务、整改时限、责任追究、考核监督等,以省委省政府第二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为新的起点,坚决彻底抓好整改,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新成效,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省委省政府督察组有关成员、市四套班子、各有关部门、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等在御东行政中心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县区四套班子、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新闻热线:010-84772290法制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京ICP备13032123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32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00123号
京报出证字第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