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新闻网>>
高层动态>>内容详情
定了!一个县级香饽饽单位被裁,内部员工吐露工资低、工作虚!
发布者:张华 发布时间:2023/3/10 21:17:01 阅读:260

前言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得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意味人行县级支行,作为县级的一个香饽饽单位,注定被裁撤了。

中国人民银行县(市)级支行,在当地来讲,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单位,单位门口牌子上的六个大字,足以让它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上脱颖而出,是当地少有的中央机构派出单位。

随着这轮机构改革方案的获批,这个县级单位的历史使命到了终点。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县级单位被撤掉,当地有些人觉得可惜,觉得少了一个好单位。

但更多的人,对这个单位充满好奇,这个单位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在里面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也会觉得他们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在里面工作是一件非常享福的事情。

其实,据人行县级支行的工作人员来讲,与社会上所想的看法并不一样。我们看一看,他们自己眼中的人行县级支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内部员工揭秘!

揭秘一:他们不是公务员

人行县级支行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公务员身份,也不是事业单位,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而已,是特殊的行员身份。关于什么是行员制, 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至于为什么要参照公务员管理,用行员自己的话来说,是隐含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和现今久居人下的不甘心。

在地方政府眼里,人行县级支行是个派驻单位, 是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派到当地的分支机构,也就是说,人行县级支行不是当地政府机构的组成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有编制的人员是公务员身份,各分行、支行都是非事业单位,据说是总行争取的福利,方便当时处理系统中特殊的工资福利待遇。

揭秘二:内部‬员工‬认为‬工资‬低‬

一位刚入西部地区某人行县级支行的新招大学生透露,他工资待遇转正为3000元,每个季度的绩效工资有4000元左右,平均一个月1300元,所以一个月的整体工资在4300元左右。

但是生活支出较少,食堂中餐仅3元一位,伙食是非常不错的,生活开支较少,还能节省一些工资,也能存一些钱;但是,这点工资用他的话讲,靠它存钱买房、娶老婆,肯定是指望不上的。

他的这个工资待遇水平,跟当地公务员基本持平,甚至略低于公务员的待遇水平 ,在当地市场上看,处于中等水平。

其实,人行县级支行员工的工资收入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年终奖等等。

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人行分支行的工资待遇差距较大。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新行员年度待遇在20万左右,省会城市的平均年度待遇在12万左右。整体上,县级支行工资水平在4000左右,地级市中心支行在5000至6000元,省级支行在7000元左右。

在北方,人行系统的员工待遇要高于当地公务员;在南方,比公检法及一些地方公务员待遇要差。

在二十年前,人行系统员工的工资待遇,是要远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随着近些年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上涨,人行系统的工资水平却很久没有调整,难名让人行员工有心理不平衡。

用某位地中支行员的话说,过去几年县支行的工资水平,就被当地快递小哥的工资秒杀了;现在地中支行员的工资水平,也被当地外卖小哥的工资秒杀了,各大分行的工资水平,离被外卖小哥秒杀也不远了。

其实人行系统的员工,除了上述工资现金收入外,还有比较好的福利待遇,尤其是五险一金基本是按最高档次缴纳,出差补贴也不错;另外,一般情况下,人行单位都配有食堂,餐费远低于市场水平。比如某县级人行的午餐才3元,相比外面15元左右午餐水平,一个月至少能节约近400元。

跟商业银行相比,人行县级支行的工资水平要低,据某行员说,她在人行县级支行工作5年,年度待遇同当地商业银行相比低2万左右。这种差异也是合理的,毕竟工作不一样,压力大小不一样,但是整体待遇水平也跟当地公务员水平持平, 已经不错了。

从管理机制上看,人行的工资管理体系比较特殊,一种总包预算制。

人行系统的工资总额是由财政部根据人行系统提报的工资基数测算确定下来,相当于是财政决定人行的工资总额。

然后总行拿到财政下达的工资预算总额,层层分解下拨到各省分行,各省分行根据各地人员基数及经济发展水平再分解到各地中支,同样各地中支再根据各县人员基数及相关因素分解到县级支行。

工资预算总额像一条大河,中间各级分支行,层层设坝拦截,流到县支行也就有所影响了。据某行员透露,所在县支行曾经有3个月发不出来工资。

说到人行县级支行的工资待遇,不得不说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人行系统员工的养老保险,是在人行内部统筹的,与社会上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险没有关联起来。意味着,员工一旦辞职,自己和单位交的养老保险不但取不出,也无法与外面的单位进行流转对接。

人行也想纳入到统一的社保系统中,但是因为自身养老保险金缺口较大,统一社保不肯接纳。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还得需要科学方法及一定的过程。

总之,人行系统员工身份比较特殊,工资体系、社保体系也比较特殊。但是,从工资待遇上看,虽然有些年没有怎么变化,但与当地公务员基本持平,之前长时间拿到高于社会的工资,应该也知足了。

不知为什么,很多里面的行员反而觉得非常低,甚至有些心理不平衡,这就需要反思了。

揭秘三:认为‬工作内容虚‬,人行某县级行长自嘲是空军大队长!

说完他们的工资待遇,我们再看他们的工作体验是怎么样的。

人行县级支行一般有7个股室,平均一个股室对口上级一到二个科室。

据某位县级支行的员工讲,他进入县级支行半年来,身兼数个职位,人员老龄化非常严重,老干部是不怎么干活的,他工作半年多,最大感受是太务虚、太形式化,有写不完的报告。

在县级支行工作,局限性较大,工作比较呆板,也比较清闲。在调研立行的定调下,每个人都要写调研报告,咬着笔标、硬着头皮、一边学一边写。但是写出来的报告,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与意义。用某位行员的话说,就是用形式主义落实形式主义,用开会落实会议要求。

有人甚至说,写出来的调研报告是编的,数据案例是假的。要是正而八经的调研,还是有人非常愿意做。他所在行的调研是这样的,先列出调研报告框架,甚至把论点罗列出来,然后再找数据往里填充。

他写过的调研报告主题,包括鸡蛋价格问题、生猪销售价格、挖掘机销量情况、青年婚恋问题等等。有时一篇调研报告紧急要的时候,半天时间内就要完成,这样编造出来的报告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某位已经离职的行员,在里面最后一项工作内容,是确定县支行工会经费的合理补助区间,他领导暗示他要拿出用牛刀杀鸡的态度出来解决这工作。本来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只要算出平均值就可以解决了,他做了一个数学模型硬塞进去。最后这项工作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理由是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克服人为的主观性。

其实,调研立行的定位,本身是没有错。因为人民银行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要通过一系列详实的调研,来分析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但是这项工作,到人行县级支行却变味了。

调研写报告文章成了晋升提拔的主要依据之一,大家拼命地写一些没有什么用的调研文章,甚至连后勤部门不要好好做服务,也去研究新形势新政策,争取写出一篇调研报告在内部的刊物上发表出来。

某位行员还说,日常工作中,上级部门发布一项工作,县级支行要建立工作台账、对标学习、开会写会议记录、写工作落实报告、写工作总结。上级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这些动作再来一回。

某人行县级支行的行长甚至自嘲地说,做的事是空对空,他身边的干部职工是一群空军大队,他就是空军大队的大队长!

写在最后

人行县级支行的员工,身份特殊、社保特殊,工资待遇虽然没有之前有优势,但是工作内容相对清闲,压力较小,内部关系简单。在外人看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单位。

看了上面的揭秘内容后,不知各位有什么样的触感。小编的判断是,人行县级支行中的员工对工作及待遇的满意度,并不是特别好。

现在这个单位面临被撤销的命运,虽然里面的人员极有可能被转到本县其他的事业单位去,不知他们内心又是什么想法及感慨呢?

国家总在向前,社会总在进步,如同上面一些基层行员揭秘所写调研报告没有多大价值一般,该改革就要被改革掉,该撤掉的就会被撤。

还自嘲为空军大队队长,这下让他如愿所尝!

不管怎样,大力支持国家撤销这样没有多大作用又靠财政供养的单位,把资源用在更重要、更需要的领域中去。

大家怎么看?

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新闻热线:010-84772290法制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京ICP备13032123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32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00123号
京报出证字第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