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景继光)秦忠民,男,64岁,中共党员,泗交镇泗交村车厢组人,泗交镇专职调解员。自1974年初中毕业,先后担任泗交大队政治夜校辅导员、生产队长、大队副主任、调解主任、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多次被评为模范调解主任,模范村干部,市红旗支部书记、共产党员标兵等称号。因工作成绩突出2006年又被调入泗交镇政府工作,担任过泗交镇旅游办主任、企业办主任、安监站长、工会负责人等;2015年退休后至今从事泗交镇专职调解员工作,又被评为全县“调解先进工作者”“金牌调解员”。四十年多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在基层一线,在老百姓身边,以其火热的心,勤劳的双腿,积极主动,尽责尽力,勇挑重担,无怨无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秦忠民的身影。为做好调解工作,他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党在农村的最新政策,合法合理地调解每一起纠纷,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他真诚宽容,耐心细到,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家的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他耿直公正,调解好每一起案例件的同时又积极为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以案释法,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秦忠民经常说:“调解工作就是要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让社会认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他以自己的尽职尽责架起了与村民相通的“连心桥”,筑牢了泗交镇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从事专职调解工作8年来,他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83起,为百姓挽回经济损失约60余万元。 调解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总结出自己的调解工作“十五要”:1、受理纠纷要谨慎(是否符合调解);2、调查研究要真实(实事求是弄清);3、及时分析要跟进(矛盾不能拖延);4、多问多看要稳妥(制定调解方案);5、合理合规要遵循(调处依法合规);6、处理矛盾要公正(调处透明公平);7、多方力量要合力(有效促进调解);8、巧化矛盾要智慧(适用艺术技巧);9、态度和蔼要亲近(全心全意服务);10、清正廉洁要牢记(决不吃拿卡要);11、调解协议要书面(鉴定书面协议);12、签字盖章要完善(卷面不留后患);13、定期回访要主动(做到调后必访);14、经验教训要总结(提升调解效率);15、卷宗整理要归档(理顺说明装订)。在泗交镇,像秦忠民这样的网格调解员还有很多,他们总是忙碌在说事、调事、和事的路上,为泗交镇的安全稳定筑下每一块坚实的砖瓦。近年来,泗交镇坚持把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乡村平安建设能力的有力抓手,充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依法治理、源头预防、持续落实,从细微处预防纠纷,在关键处化解矛盾,群矛群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7起,化解5起,办结县上转办信访案件40起,切实为全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