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景继光)圣人涧镇是平陆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商朝宰相、圣人傅说故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29个行政村,1.9万户5.1万人;有33个党支部,党员2130名,其中农村党员2032名。国土面积2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其中水浇地5.05万亩,产业以粮食、经济林、药材、服务业为主。近年来,平陆县圣人涧镇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精神,牢固树立“乡村兴则国家兴”的理念,瞄准二十字方针,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四线并进,找到了解锁乡村振兴的取胜“密码”,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守住底线,健全机制防返贫圣人涧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标对表,聚焦重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反弹、返贫致贫风险点及时消除,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返贫监测机制。
坚持对脱贫成效巩固、返贫预警监测工作进行定期调度、研究分析,由包片领导带头、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负责,每月对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监测,主要监测收入状况、保障情况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对全镇特殊群体户、三类户等进行详细摸排和收入核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经过动态调整,截止目前,全镇共有脱贫人口1514户4019人,其中脱贫监测户72人187人。持续完善帮扶机制。46名驻村帮扶干部坚持每个月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三类户”建立定期回访制度,逐户研判并提出“五措并举”帮扶模式,即通过产业扶持强根基、就业帮扶稳增收、综合保障减支出、扶志扶智增后劲、社会帮扶解困忧,实现了定时跟踪、定向帮扶,消除致贫风险。
健全整改长效机制。针对国考反馈的共性问题和省考反馈的个性问题,成立整改工作领导组,制定出台整改工作方案,建立“三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举措、时限,定期就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问题整改促推工作成效。二、聚焦主线,巩固成果稳增收产业和就业是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有效途径和长久之策。
圣人涧镇聚焦“产业”和“就业”两大关键,明确思路、精准施策,甄选长效产业、增强项目实效,培育经营主体、提高带贫能力,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强化供需对接,不断提升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在产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在沿山的槐下、南村建立了双千亩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5个,苹果示范户30户,配套有恒温冷库3座,果桃面积达2万亩以上。在沿河以热性水果种植为主,油桃、樱桃面积达2000亩。在茅津及晴岚各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菜和露地西红柿,面积达3000亩以上。全镇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117家,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8000余户群众平均增收3000元。
在就业保障上,一方面抓好劳务输出,借助利丰、晋源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加大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就业扶贫微信群推荐就业岗位,先后推荐就业岗位820个,输出就业农村劳动力3582人,其中省外1590人,省内1992人;另一方面推进就近吸纳,保姆式做好辖区内企业和产业基地的发展服务,协调复晟铝业、潞安丰喜等规上企业和产业基地吸收当地村民1000余人进厂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平均工资达到3500元以上,特别是寺坪村和涧东村利用复晟铝厂在村建厂之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组件运输公司,积极和铝厂负责商议安排厂内卸矿的事情,每天20人轮流卸矿,安排50余人在厂内打扫卫生和维修,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把准路线,党建领航强治理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是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的战略举措。圣人涧镇严格按照市委要求,深入践行县委“16533”工作理念,细化实化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好“规定动作”,以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一是抓能力,打造过硬基层队伍。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为契机,强化农村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全镇组织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截至目前,培训354人次;同时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加大对换届后农村“两委”干部的常态化全覆盖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二是建网格,夯实基层治理体系。
创建党员网格化管理,全员下沉一线,建立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包联党员台账,确定每个班子成员及包村干部分别在所包联村包联10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上,引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在当前疫情防控中,全镇2130名党员全员上阵,全部在城区、高速路口、入村卡口进行值班值守,无论刮风下雨,24小时在岗,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三是强阵地,筑就坚强战斗堡垒。加强统筹各类资源,加快实施尧店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同时全面整合各村村委会闲置的场所,通过改建、扩建、修建等方式,广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功能、设施,加强人员配备,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目前全镇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已全面铺开,其中寺坪、西韩窑等8个党建示范点均已完成提档升级。四是树新风,持续深化文明创建。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切实发挥家庭在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作用。目前,全镇共有十星级文明户841户,达到17.5%。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全镇2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一约五会”,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清理视线,整治环境促宜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作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圣人涧镇以开展“五面红旗”示范村创建工作为抓手,利用全市一季度项目观摩契机,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行动。压实责任。建立班子成员分片包村、村干部包组的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工作落实。示范引领,辖区内的新湖、寺坪等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行为单位,三行为一片,选树党员干部为片长,党小组为行长,片长牵头、行长负责,每天对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维护,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面貌。选树典型。
每月开展一次环境整治大评比,为环境面貌好的村颁发流动红旗,并逐步探索实施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创造优美、整洁生活环境的积极性。常态长效。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建立了镇村两级保洁队伍,推进社会化购买服务方式,各村逐步形成了主要街巷和公共场所由专人负责、定时清扫,生活垃圾由农户负责,定时收集、定点堆放、按时清运的保洁机制,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下一步,圣人涧镇将继续深入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决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重点工作,发扬实干精神,凝心聚力,接续奋斗,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为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田红娟、郑岩)
上一篇: 扎根泗交调解一线“十五要”助推基层治理
下一篇: 筑牢国防长城,展现民兵风采
·棉花怒放 |
·奥特莱斯侯马项目启动发布会暨品牌入驻签... |
·五阳煤矿开展2024年度职业健康专项培训 |
·高平市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到龙马煤业进行职... |
·山西夏县公安局打赌″夏季行动"捷报频传 |
·“挚爱臻品 荣耀河东”— 晋善晋美1314运... |
·临汾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开展“学全会精... |
·吹响征兵“集结号”,筑牢征兵“第一关”... |
·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自动... |
·14省会城市调整书记市长 26名“70后”担任... |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公安理应一马当先... |
·生态环境部”三定”草案初稿已定交叉异地... |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 |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 |
·进京升部级7个月后,他的职务再调整 |
·习近平: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
|